抗菌紡織品

DETAIL詳細介紹
1. 紡織業抗菌測試

抗菌紡織品,防止對人體有害細菌在布上滋生,降低細菌產生病變造成健康受損。抗菌紡織品在紡織業十分廣泛。例如家居、傢飾、衛生、清潔、汽車用,如毛巾、襪類、鞋墊、鞋襯、內衣褲、休閒服、襯衫、工作服、病理服、寢具、不織布產品…,都是抗菌紡織品領域。
目前業界的抗菌水平,可達定量測試之靜菌活性值及抑菌性定性檢驗抑菌圈抑制,有抑制圈形成。測試經抗菌加工紡織品,主要視其是否對細菌產生減菌之定量方法來判斷其是否具有減菌效果。
一般抗菌測試,必須經合格測試實驗室,通過可耐50次、20次水洗或無需水洗,一次使用拋棄式,對2株試驗菌種之減菌率為2級以上,才符合一般用途抗菌紡織品規範。

2. 抗菌紡織品發展

全球紡織產業的蓬勃發展,機能性紡織品的種類也逐年增加,種類有抗菌、抗靜電、防電磁波、防縐、防紫外線、防燄、防黴、吸濕排汗速乾等,許多人購買衣物習慣由美觀和價格等,轉成機能考量。而機能紡織品尤以抗菌性能紡織品最獲得大眾青睞,紡織品可由紗線內有抗菌成份、或抗菌後加工處理,減少細菌在紡織品上繁殖,達到抗菌和防臭目的。抗菌紡織品種類多,可應用於休閒、運動服、貼身內衣褲、襪子、寢具、抹布、菜瓜布。
抗菌紡織品性能,係針對抗菌性能的紡織品,抗菌性能評估,目前以減菌率(percent reduction of bacteria)作為評估指標,普遍使用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肺炎桿菌(Klebsiella pneumonia)作為代表菌種,試驗時將一定數量的細菌接種在試驗樣品(抗菌加工),經過一段時間培養,培養後試驗樣品相對於無培養的空白對照樣品(未抗菌加工)所減少細菌數量的百分比即為減菌率。
一般抗菌紡織品性能,該抗菌紡織品應該具備抗菌性和安全性,除了一次使用拋棄型,抗菌紡織品應具備耐水洗20次或50次之要求,抗菌織物是用活性成分保護的人造或天然纖維,使其耐受微生物生長。抗菌紡織物,可以抑制臭味,並感受織物抗菌處理的益處。
紡織產品通常由合成纖維、滌綸、尼龍或彈性纖維混紡織物組成,這些成分天然易受細菌引起的異味影響。 但靠清洗對去除異味作用甚微,而且並不總是能有效地去除細菌。消費者尋求具有內在抗菌保護的織物產品。
目前無機物形抗菌處理的織物,均可以抑制細菌和黴菌的生長,而這會導致污染、惡臭、提前材料退化甚至疾病。抗菌織物添加劑可以透過纖維或後製標準的方法。而後製技術可作局部或表面處理加入紡織品中。

3. 抗菌紡織品應用

另一種抗菌處理方式,是抗菌處理保護纖維的表面,此種方式對耐用、美觀至關重要。抗菌處理保護纖維織物,也可以運用於服裝、運動、寵物環境中使用。環境微生物對每個人影響很大,小範圍影響著個人的體味,大範圍影響身體健康。舉例於 1995 年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細菌感染而死亡的人數為 1,700 萬人,約占全球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1996 年日本發生全球最大規模食物中毒事件,感染源為大腸桿菌 O157:H7 (Escherichia coli O157:H7),造成 17,000 人感染、13 人死亡,婦女常常反覆感染白色念珠菌與現今所面臨的超級細菌及空調病等問題,都和微生物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抗菌紡織品因應民眾,越來越重視健康,各式抗菌產品油然而生,如:抗菌纖維、抗菌口罩、抗菌衛生棉手,相關產品亦多元化發展。

4. 抗菌紡織品分類 

抗菌的要求,要能在一定時間內使某些微生物 (包含細菌) 的生長或繁殖保持在必要水平以下之作用。抗菌纖維產品,採添加抗菌劑於母粒抽紗,或是於表面加工,抗菌劑主要分有機抗菌劑、無機抗菌劑、天然抗菌劑及高分子抗菌劑。
抗菌防黴效果,經由微生物試驗得知其效果,試驗可分為定性及定量試驗,測試菌種一般常使用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巴西麴菌(黑麴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等。
目前市場上檢驗方法有 JISAATCCASTMISO CNS,不同的檢體型態各有其適用之檢驗方法。抗菌試驗,檢測試驗物質本身抑制或殺死微生物之能力,試驗之材料會依據不同適用之方法而有所調整。
    隨著時代的演進,人類對於衣著的功能,需要能抗菌、抑菌及除臭性能。人體會透過皮膚排出汗水與油脂,進而吸附在所穿著的衣物,導致細菌等微生物滋長,產出異味,所以抗菌之紡織纖維有其重要性。
    在抗菌纖維材料中的抗菌劑,分為溶出型,織物在水中能慢慢溶出抗菌劑。非溶出型,抗菌劑與纖維結合,不會溶出。非溶出型抗菌劑有多種材料,從銀、銅等無機奈米粒子或鋅、碘等離子,或將抗菌劑混到中心纖維,受到外圍纖維的保護,同時具有耐洗性和廣效抗菌效果的複合紡紗